1、弹性模量是70Gpa,泊松比是0.33。其他力学性能参数:抗拉强度:230mpa,屈服强度:170mpa,断后延伸率:1%,硬度80HBS,抗剪强度:205mpa,旋转弯曲疲劳强度:145mpa。
2、ADC12是日本牌号,又称12号铝料,Al-Si-Cu系合金,是一种压铸铝合金,适合气缸盖罩盖、传感器支架、缸体类等,执行标准为:JIS H 5302-2006《铝合金压铸件》。
3、ADC12是一种压铸铝合金。ADC12是日本牌号,又称12号铝料,Al-Si-Cu系合金,是一种压铸铝合金,适合气缸盖罩盖、传感器支架、缸体类等,执行标准为:JIS H 5302-2006《铝合金压铸件》。
4、ADC12相当于中国国产的合金代号YL113,合金牌号是YZAlSi11Cu3,执行标准GB/T 15115-2009。
5、ADC12是日本的压铸铝合金牌号,属铝硅铜合金系列,中国的合金代号为YL113。
6、ADC12相当于中国国产的合金代号YL113,合金牌号是YZAlSi11Cu3,执行标准GB/T 15115-1994《压铸铝合金》(该标准2002年就列入国家标准修订计划,国标计划项目编号20021029-T-604,但不知为何至今尚未完成)。
泊松比大的材料,说明在该材料受力之后未发生塑性变形前,横向变形量较纵向变形量要大,反之则横向变形量比纵向变形量小。
泊松比越大,刚度越大这个结论不是正确的,泊松比大的材料,说明在该材料受力之后未发生塑性变形前,横向憨形量较纵向变形量要大,反之则横向变形量比纵向变形量小。
泊松比的物理意义如下:在弹性范围内大多数材料服从虎克定律,即变形与受力成正比.纵向应力与纵向应变的比例常数就是材料的弹性模量E,也叫杨氏模量。
泊松比是指材料在各向同性条件下,在纵向拉伸时材料横向收缩的比例。它表示了材料在拉伸过程中,横向变形程度的大小。泊松比与弹性模量有密切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弹性模量越大,泊松比越小。
泊松比计算公式是:εx=- νεy,式中ν为材料的一个弹性常数,称为泊松比。泊松比是量纲为一的量。
--- 该方法不方便用于高温测试。2 静态法 静态法是指在试样上施加一恒定的弯曲应力,测定其弹性弯曲挠度,或是在试样上施加一恒定的拉伸(或压缩)应力,测定其弹性变形量;或根据应力和应变计算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检测方法一般分为静态法(主要是静荷重法)和动态法(主要是共振法)。
共振法:该方法将材料制成杆状或薄片状试样,通过在试样上施加机械或电磁激励,测量试样共振的频率和振型,从而计算出材料的弹性模量。该方法适用于具有较高弹性模量的材料,但需要精密的试验设备和技术。
除此之外,还有弯曲法、剪切法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材料性质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得出材料的弹性模量。弹性模量的测量在工程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泊松比计算公式是:εx=- νεy,式中ν为材料的一个弹性常数,称为泊松比。泊松比是量纲为一的量。对于传统材料,在弹性工作范围内,泊松比是一个常数,但超越了弹性范围以后,泊松比随应力的增大而增大,直至泊松比=0.5。
泊松比(ν)是描述材料沿一个轴向应变时,在与该轴垂直的方向上的相对收缩程度的比例。泊松比的取值范围在0和0.5之间。弹性模量(E)是一个材料在受力时发生弹性变形的能力的度量。弹性模量表示了对应力的材料的应变响应。
泊松比的定义:在材料的比例极限内,由均匀分布的纵向应力所引起的横向应变与相应的纵向应变之比的绝对值。反应材料横向变形的弹性常数。
泊松比:材料沿载荷方向产生伸长(或缩短)变形的同时,在垂直于载荷的方向会产生缩短(或伸长)变形。垂直方向上的应变εl与载荷方向上的应变ε之比的负值称为材料的泊松比。以v表示泊松比,则v=-εl/ε。
泊松比(Poissons ratio)、弹性模量(Youngs modulus)和切变模量(Shear modulus)是材料力学性质的参数,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泊松比定义为材料在受力时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值,常用符号为ν。
泊松比计算公式是:εx=- νεy,式中ν为材料的一个弹性常数,称为泊松比。泊松比是量纲为一的量。
相关资讯: